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聪明的”人工智能将美化我的生活
- 2019-12-20 06:49:00
- 772
光明网讯(记者 金赫 赵宇豪)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与光明网联合推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创新北京系列直播”。系列直播从北京市技术发展、创新成就等方面着手,助力首都文化中心、科技中心建设,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11月5日,“70年我与新中国同行”之创新北京直播活动,走进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以下简称自动化所)。此次直播邀请自动化所重大项目与产业化处孙守胜副处长出镜,带网友们走进科技高地,一同探寻人工智能的奥秘。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10月,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国立自动化研究机构和国内最早开展类脑智能研究的国立研究机构。自动化所同时是中国科学院率先布局成立的“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的总体牵头单位,“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的依托单位,也是国内外首个“人工智能学院”牵头承办单位,具有从智能机理、智能芯片、智能算法到智能系统完整的学科分布和优势领域。
本场直播首先来到自动化所类脑智能研究中心,由类脑智能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倩为大家介绍类脑认知模型与应用。随后我们到达脑网络组研究中心,由张玉瑾副研究员为大家介绍全新人类脑图谱——脑网络组图谱的相关知识。
21世纪,智能机器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机器人所需面对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与不确定,对机器人自主、智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迅速发展,自动化所开展了“云脑”系统研发,希望通过云端智能信息处理与决策服务平台,实现多个机器人的统一协调管理并为机器人提供智能服务。通过直播还向大家科普了“云脑”系统的作用原理。
随着电竞行业的风起云涌,战队选手名利双收。人们不再简单用游戏去评价虚拟网络上的殊死对决。有时遇见高手,在被大神吊打的同时,你或许不会想到屏幕那边是人工智能在和你对抗。直播中,我们看到这里的团队将《星际争霸》这样的即时战略游戏,作为人工智能AI角逐的新高地,连续在2017年、2018年的世界星际争霸人机大赛中分获第4,第3的成绩。
此外,自动化所微观重建与智能分析团队开展了突触水平神经大数据重建和分析平台的研发,建立了标准化工程流程和智能化分析系统,填补了国内脑神经科学和类脑智能在微观重建领域的短板。智能感知与计算研究中心主要研究生物特征的多模态感知(虹膜、人脸等)与多维度计算(身份、性别、年龄、种族、表情、姿态等)、图像和视音频内容的安全取证。其中生物识别研究目标是通过成像技术和识别算法的协同创新,增强面部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系统对用户和环境的自适应能力,实现虹膜和人脸识别应用范围从受控场景到复杂场景的重大跨越;安全取证研究目标是采用智能统计学习与模式识别等技术手段对视听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始性进行取证分析。相关成果已经在机场、火车站、海关得到了推广应用。
直播的最后,我们看到自动化所自主研发的分子影像肿瘤手术导航系统,能够从肿瘤细胞分子水平进行成像,为肿瘤早期诊断和手术过程中精准定位肿瘤的临床问题提供有效帮助。目前设备已经在301医院、北京协和医院、西京医院及珠江医院等国内7家医院开展了乳腺癌、肝癌及胃癌等方面的临床应用,成功诊疗百余例肿瘤患者,为早期微小肿瘤病灶的精准切除提供了安全保障。
在1.5小时的直播时间里,本次直播累计浏览及在线观看251.93万人次,瞬时最高在线人数达13.4万,网友互动留言踊跃。网友们可在“北京发布”官方微博、“北京发布”一直播账号、光明网微博微信公众号回顾本场直播。
[ 责编:张佳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