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将成高功率服务器“必选项”
- 2019-12-20 08:10:00
- 3011
12月19日,在第十四届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上,曙光节能总工程师沈卫东表示,随着数据中心服务器功率密度的提高,以及行业对节能、环保的需求增长,“液冷”正加速成为行业主流冷却技术。2019年曙光实现了首个“刀片式浸没相变液冷技术”的大规模部署,其单机柜功率密度达到了160kW。
截至目前,曙光累计部署的“液冷”服务器已达数万台,技术上,“液冷”已有足够积累取代“风冷”。沈卫东认为,“从曙光的实践来看,‘液冷’是高功率服务器所必须技术。”
2010年,曙光研发的刀片服务器单机柜热负荷功率已近30kW。“单机柜功率如果超过40kW,当时全球空调厂商都解决不了曙光服务器的散热问题,空气这种冷却介质已走到尽头。”沈卫东说。
为满足新一代高功率密度服务器的散热需求,2010年低曙光成立基础设施产品事业部,开始研发冷板液冷、浸没液冷等新散热技术。经过多年研发,2015年曙光推出国内首款标准化量产的冷板式液冷服务器,并在当年完成国内首个冷板式液冷服务器大规模应用。2017年又交付了首套商用全浸没相变液冷服务器,并于2019年实现了,世界范围内的首个刀片式浸没相变液冷技术的大规模部署。
近年来,伴随5G、大数据、边缘计算等为代表的IT产业高速发展,数据中心服务器单机柜功率密度正不断升高,传统“风冷”面临着散热瓶颈问题。“早先的刀片服务器,一枚刀片上只有2颗CPU,现在一枚刀片上仅GPU就有8颗。从曙光的实践来看,‘液冷’是高功率服务器所必须的技术。”沈卫东说。
中科曙光副总裁曹振南表示,在云计算行业需求的驱动下,具有模块化、绿色化、智能化、高密度、双层融合与双层分离等特点的第四代数据中心,已成为当前IT基础设施的主流,绿色化和智能化是第四代数据中心的标志。
据介绍,采用刀片式浸没相变液冷技术的曙光“硅立方”,其PUE降至1.04,相比风冷数据中心能效比提升超30%,单机柜功率密度达160kW,计算设备可靠性至少提升一个数量级。(一鸣)
[ 责编:战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