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空气质量较往年好转 稍有松懈可能出现反复

  • 2019-12-15 07:58:48
  • 1829

 围绕秋冬季攻坚行动方案确定24项工作任务

昨天早上,不少市民一觉醒来之后发现天空灰蒙蒙的。根据实时监测数据显示,西安出现了重度污染天气。冬季重污染天气已经成为当前全社会最关注也是最迫切希望解决的环境问题。“心肺之患”该如何破解?记者进行了多方采访。

质量指数  污染天和气象条件有关

从陕西省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系统上看到,12月13日17:00,西安的空气质量指数显示为172,中度污染,此后该数字一路飙升,13日20:00达到了200,进入重度污染。此后,223,232,239……12月14日凌晨4:00达到顶峰245。好在此次重污染天气过程持续时间有限。14日05:00之后,污染程度逐步开始下降。

14日至15日,陕西省大部处于高压后部,湿度较大;14日气压梯度大,偏东风较强,总体扩散条件一般,15日后半天,大气扩散条件转差。所以,关中地区空气质量以轻度至中度污染为主,局地可能出现短时重度污染;陕北、陕南地区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

16日,西北弱冷空气开始自北向南影响陕西省,陕北地区扩散条件有利;关中地区扩散条件不利;陕南地区受降水过程影响,利于污染物消减。预计届时,关中地区空气质量以中度至重度污染为主;陕北、陕南地区以良为主,局地出现短时轻度污染。

17日至18日,受冷空气持续影响,全省扩散条件好转。预计,17日,关中地区以轻度污染为主,局地可能出现中度污染;陕南地区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局地可能出现短时中度污染;陕北地区以良为主。18日,全省以良为主,关中、陕南局地可能出现轻度污染。

数据说话  陕西空气质量有好转趋势

从气象监测数据来看,陕西省与全国基本一样,受极端不利气象条件影响,2013年污染最重。

以西安市为例,2013年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达到67天,2014年下降到38天,2018年下降到29天、较2013年下降57%;2013年PM2.5浓度105微克/立方米,2014年下降到76微克/立方米,2018年下降到63微克/立方米、较2013年下降40%。

事实上,从整体来看,陕西省空气质量整体呈好转趋势。但改善空间逐渐收窄,当前大气环境质量还处于“气象影响型”阶段,稍有松懈就可能出现反复。

明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收官之年,今年秋冬季空气环境质量的改善情况,不仅决定今年全年空气环境质量目标能否实现,也将直接影响2020年蓝天保卫战终期目标的实现。

应对措施  六大类24项工作任务

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目前我省围绕秋冬季攻坚行动方案,已经确定了六大类、24项工作任务,狠抓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等攻坚措施的落实;突出抓好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夯实应急减排措施,实施企业分类分级差异化应急管理;加强区域联动,通过及时推送预报预警建议,精准指导各地及时响应,切实做到“削峰降频”。

同时,加快推进散煤替代、“散乱污”企业整治、燃煤燃气锅炉拆改、工业污染源治理、燃煤供热站清洁化改造、高排放机动车淘汰、建成区重污染企业关闭或搬迁、施工扬尘和物料堆场扬尘监管等重点任务。督促各地发挥“一市一策”驻点专家团队作用,完善污染源排放清单,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方案。

持续开展专项执法,特别是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我省将重点开展减排清单执行情况专项检查,严厉打击不落实应急减排措施、超标排污等违法行为,对关中地区PM2.5浓度不降反升严重、强化监督发现问题突出的县区,实施“点穴式”督察。

除此之外,还将加强对各城市和各县(区)空气质量改善和重点任务进展情况进行月调度、月排名,及时向改善幅度达不到时序进度或重点任务进展缓慢的城市和县(区)下发预警通知。对攻坚行动中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和未按期完成工作任务的市、县,按照量化问责规定追究责任,推动攻坚行动不打折扣落实。记者石喻涵

来源:三秦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