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答好脱贫攻坚“高陵答卷”
- 2019-12-17 05:09:56
- 2066
时值寒冬,正是庄稼人享受农闲惬意的时候,但是在西安市高陵区各个街道的群众却变农闲为“农忙”,他们或是忙着打理大棚果蔬,增加收入;或忙着除草翻土,为来年春耕做准备;或忙着将晒好的柿饼打包装箱,销往全国各地……一个个忙得热火朝天的场面,让高陵大地在冬天也迸发着勃勃生机和希望。
12月17日,“‘网眼’看高陵 体验‘绿福美’——全国主流网络媒体走进高陵大型采风活动”走进陕西大秦兄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面了解高陵区脱贫攻坚的创新做法与典型实效。
“目前,我们引导贫困户屋前屋后种植柿子树,从前期树苗的引进、栽培、施肥、管理全称进行技术指导,服务跟踪,柿子成熟后我们会进行保底收购,让贫困户有一个稳定的收入。” 陕西大秦兄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越向采访团介绍道。
据其介绍,陕西大秦兄弟种植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7年,建设了电商特色产品示范园,目前示范园占地150亩。合作社不仅卖当地已有的农产品,还不断的引进全国各地的新品种,不断地进行试种,种植成功后负责向农户推广,农户种植成功后他们负责电商销售,形成了“合作社+农户+电商”的模式。2017年,该合作社全年销售了80万单,带动200多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带动了500多户农民增收,同时他们还产业帮扶了高陵区27户贫困户,为贫困户种柿子树、种黑玉米,指导贫困户学习新技术,优先高价收购贫困的农产品,让贫困户有信心创业,从而脱贫致富。
家住鹿苑街道的村民党利一边分拣柿饼一边笑着说:“平时家里事情多,走不了太远的地方挣钱。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就能上班,一天下来就有八九十块钱,有时候加班一天能有100块,一个月下来,能挣个3000元左右,只要勤快,这好日子肯定不会躲着咱。”
高陵区委、区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采取一系列精准有效的扶贫措施,让困难群众有了看得见的获得感、幸福感。在脱贫攻坚过程中,高陵坚持以党建引领,坚持开发式扶贫与保障式兜底并举、“输血”与“造血”并重,创新模式,统筹推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
高陵区积极探索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新模式,以产业为纽带,打破地域限制,成立联村党委,以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富裕。2018年,高陵区辖区的张家村和南郭村联合成立张南联村,并以集体建设经营性用地指标作价入股的方式入市,与西安市源田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打造了源田梦工厂田园综合体。
同时,因地制宜、盘活资源,高陵区通过在设施农业产业上形成规模化效应,实现了以产业带动村民致富。如今的高陵区通远街道何村,通过自身大棚蔬菜产业发展,正逐渐成为高陵经济腾飞的重要产业。
在破解脱贫攻坚工作难题方面,高陵区还采取了众多创新性举措。比如,创建重点村包抓机制,对全区8个有10户以上贫困户的重点涉贫村实行三级包抓机制,并安排22名区级领导包抓全区86个行政村,推动中省市区四级决策第一时间传达、第一时间部署、第一时间落实。实施“抱团帮扶”机制,将全区89个帮扶单位统筹整合,组成28个帮扶小分队,合力破解难题,实现资源共享。全区开展产业就业培训、道德讲堂、道德评议、扶贫脱贫故事宣讲等活动,把扶志和扶智工作同步推进,涌现出像杜五四、柳志正、奚元平、胡敏等一批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脱贫户代表。
与此同时,高陵区还组建了社区志愿者服务队、青年志愿服务队、社会团体志愿服务队、爱心企业志愿者服务队,鼓励引导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工作。高陵区共有建档立卡户327户586人,截至目前,全区共脱贫236户446人,户占比72%。
来源:陕西传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