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世界卒中日”暨“第9届全国卒中宣传周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

  • 2019-10-29 04:22:00
  • 2355

  10月29日,2019年“世界卒中日”暨“第9届全国卒中宣传周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活动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中国卒中学会和中国卒中专科联盟主办,清华大学医院、清华大学长庚医院承办。来自国家卫健委、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清华大学医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等机构的40余位专家和300余名清华大学教职员工、社区群众参加了启动仪式。当天,全国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和卒中中心单位等上千家医院同步开展“世界卒中日”暨“第9届全国卒中宣传周系列活动”。

  为进一步普及脑血管病防治知识,提高医务人员和广大民众主动预防脑血管病的健康意识,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自2011年起已连续9年举办“全国卒中宣传周系列活动”,组织全国的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卒中中心及其协作医院的医务人员广泛开展脑卒中防治知识宣教,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脑卒中防治工作。今年“世界卒中日”的宣传主题为“预防为主、远离卒中”;口号为“远离卒中,从健康生活开始”。

  启动仪式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介绍说,脑卒中是严重危害我国群众健康的重大疾病,是我国成年人死亡的首要因素。目前全国现有脑卒中患者1300万,每年新发病例约350万,死亡196万。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发布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了实施以脑卒中为重点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将预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政府、社会、个人3个层面协同推进,形成维护心脑血管健康的强大合力。他表示,我们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采取综合防控的策略,普及健康知识,引导健康行为,优化健康管理,实施健康行动。他认为,一是要普及健康知识。建立脑卒中防治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有效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二是要践行健康行为。政府要积极营造有利于脑卒中防治的社会氛围,促进群众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健康实践者。三是要加强健康管理。从影响人民健康的危险因素抓起,广泛传播脑卒中防治知识,积极构建早期筛查、综合干预、分级诊疗、全程管理的健康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规范的脑卒中防治一体化管理服务。

  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副主任王陇德院士在介绍“减少百万新发残疾工程”中表示,自2019年开始,国家卫生健康委脑防委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就开始全方位组织协调,深入推进百万减残工程。一是组织脑血管病相关学会和协会成立“血压管控”、“溶栓、取栓”、“规范指导临床”三个办公室,由三个办公室分别组织开展血压管控,溶栓、取栓关键适宜技术培训,指导临床规范开展脑血管病防治等相关工作。通过血压管控减少脑血管病发病率,通过推动医疗机构开展溶栓、取栓等脑血管病防治关键技术和临床规范诊疗减少卒中患者致残、致死率。二是继续加快推进卒中中心建设,通过卒中中心建设工作推动医疗技术能力提升,增加医疗服务量,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服务效率,减少因脑卒中导致的致残率。

  会上还发布了我国脑卒中防治诊疗技术提升成效,多学科深度融合的卒中中心建设模式进展,卒中分级诊疗进展及减少百万新发残疾工程技术培训管理相关情况。

  启动仪式当天,主办方还在清华大学工会俱乐部举行了以“预防为主、远离卒中”为主题的大型义诊活动。来自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医院、战略支援部队医院、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等10余家北京市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和高级卒中中心单位的30多位专家为300余名清华大学教职员工、社区群众进行了健康宣教、健康咨询、血压、血脂、血糖检测、超声检查等义诊活动。(高春鹏)

[ 责编:肖春芳 ]

来源:来源:光明网